虎乳芝(Lignosus rhinocerus或L. rhinocerotis, Tiger Milk Mushroom),又稱為虎乳靈芝,老虎奶,虎奶菇,是東南亞歷史悠久的民間治病藥方,常用來緩解呼吸道疾病例如咳嗽、哮喘(氣喘)、鼻子過敏等等症狀。其天然地理分佈包括台灣、中國華南地區、馬來西亞、印尼、泰國、菲律賓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熱帶地區。具有藥用價值的部分是菌核(sclerotium,一種質地密實呈塊莖狀的真菌菌絲體特化組織,例如茯苓藥用部分即是真菌Wolfiporia cocos菌核)。根據馬來西亞民間傳說,這種真菌生長在母虎哺育幼崽時滴下乳汁的地方,因此得名「虎乳芝」(馬來語為*cendawan susu rimau*)。台灣並未有野生老虎,百鵬天翔團隊於台灣低海拔採集之虎乳芝,均散生分布在枯木附近。
中國及台灣之業者,將另一個蕈菇 菌核側耳(學名Lentinus tuber-regium或Pleurotus tuber-regium)亦稱為虎奶菇,其藥理活性與虎乳芝(學名Lignosus rhinocerus)差之甚遠。
二、虎乳芝在傳統醫學的應用
400多年前,現代藥品尚未發達的年代,即有記載東南亞原住民或土著使用虎乳芝(當地俗稱老虎奶)作為滋補品和治療多種疾病的藥物。其最顯著的傳統用途包括:
** 緩解咳嗽、氣喘和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症狀。
** 用於治療嘔吐、發燒、食物中毒、關節痛和其他發炎症狀。
** 作為一般保健補充劑,增強體力並增強免疫系統。例如使用「虎乳芝」和「東革阿里(Eurycoma longifolia)」加入沸水熬成強身健體的補品。
三、現代科學研究發現之虎乳芝主要成分與潛在功效
與茯苓、豬苓相似,虎乳芝之藥理作用主要源自於其菌核(密實的特化組織)中的關鍵生物活性成分,包括:
- 多醣體(包括β-葡聚醣)
- 多醣體-蛋白質複合物(Polysaccharide-protein complexes)
- 蛋白質:凝集素(lectins)和真菌免疫調節蛋白(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s)
- 脂質組成:例如亞麻油酸(linoleic acid)
1. 抗氣喘和呼吸健康 (Anti-asthmatic and Respiratory Health)
- 支氣管擴張/氣道鬆弛:虎乳芝萃取物已被證明可以鬆弛預先收縮的氣道段,提示其可能具有緩解咳嗽和氣喘的機制。這種作用可能是透過抑制細胞外鈣內流來實現的。
- 抗呼吸道發炎:包括氣喘動物模型和人體臨床研究在內的多項研究表明,萃取物可以減輕呼吸道發炎、黏液分泌過多和呼吸道高反應性。這通常與抑制發炎細胞(如嗜酸性粒細胞和嗜中性球)和Th2細胞因子(如IL-4、IL-5和IL-13)以及增加調節性T淋巴細胞有關。
- 臨床療效:一項前瞻性人體研究表明,補充蘑菇可改善呼吸系統健康,減輕呼吸道症狀,增強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。
虎乳芝萃取物已被證實具有抗急性發炎活性(例如,在大鼠爪水腫模型中)並抑制巨噬細胞中促發炎介質,例如TNF-α (腫瘤壞死因子-α)的產生。這被認為是其傳統上用於治療發燒、咳嗽和慢性肝炎的關鍵機制。
3. 免疫調節作用(Immunomodulatory Effects)
虎乳芝各種萃取物,尤其是高分子量組分(通常是多醣-蛋白質複合物和β-葡聚醣),已被證明能夠調節免疫系統,包括活化先天免疫細胞。
4. 抗氧化活性(Antioxidant Activity)
具有強大的自由基清除活性(如超氧陰離子自由基),有助於對抗氧化壓力。
5. 抗增殖/抗癌活性(Anti-proliferative/Anti-cancer Activity)
虎乳芝萃取物已被證明對多種人類癌細胞系(包括白血病細胞和乳腺癌細胞)具有抗增殖(細胞毒性)作用。
6. 抗菌活性(Antimicrobial Activity)
虎乳芝菌核萃取物對某些人類病原體(包括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及真菌)表現出中等抗菌活性。
7. 神經保護(Neuroprotection)
虎乳芝部分萃取物透過下調發炎酶(如iNOS和COX-2)並活化腦小膠質細胞中的Nrf2通路,顯示出抗神經發炎活性。
四、虎乳芝之應用
虎乳芝菌核在全球各地應用於製備機能性食品,尤其是馬來西亞。在台灣則屬於未確認安全性尚不得使用之原料,因此無合法之產品。
坊間有業者製造名稱含"虎奶菇"之產品在本土最大電商平台販售,觀其原料標示為Pleurotus tuber-regium(側耳菌核,山寨版的虎奶菇),應該不具有真正虎乳芝之保護呼吸道(氣管及肺部)不適(氣喘、過敏、咳嗽)之機能。